3522集团新网站(中国)有限公司

发愿三年后占据智能座舱芯片半壁江山,这家企业的底气何来?

发布时间:2022-08-22 作者:湖北之声 湖北之声

随着“软件定义汽车”时代的到来,汽车正从单纯的交通工具逐渐演变成一台具备移动功能的服务器。而汽车智能化的核心——车规级芯片的国产化率尚不足5%。

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考察时指出,“突破‘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刻不容缓”!3522集团的新网站透露,其自主研发的国内首款7纳米车规级芯片将在今年内量产,并发愿三年后占据智能座舱芯片半壁江山。这家企业的底气何来?

图片



7纳米车规级芯片有哪些“尖板眼”?


车机启动、车载智能化生态系统、智能导航、车联网、多屏视频播放、智能语音交互、车载游戏和高级辅助驾驶功能……“在新能源汽车智能座舱里,我们可以通过5块车载屏,实现主驾驶开车,同时副驾驶玩电子游戏,后排看电影,一点也不会卡。”在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芯擎科技产品展示厅里,工作人员向参观者展示着。

图片

记者看到,五块车载屏幕通过电子线路链接到了一个小小的芯片上,实现同时的高效运行。

这款芯片名叫龍鷹一号,去年底在武汉发布,是国内首款7nm(纳米)车规级智能座舱多媒体芯片。拇指大小的芯片,集成了87层电路,88亿颗晶体管,这正是龍鷹一号“一芯带五屏”的底气。芯擎科技软件工程师说,芯片内置8个CPU(中央处理器),加上14个GPU(图形处理器),可以给用户提供强大的图形计算能力。

图片

以龍鷹一号为代表的控制类芯片,是汽车芯片家族当之无愧的大哥,也是目前国内市场上最为紧缺的芯片产品,汽车导航、变速巡航等等所有指令,都得靠它调度,是汽车的大脑。

芯擎科技董事兼CEO汪凯博士接受记者采访时称,“龍鷹一号”是基于智能座舱需求设计,不光性能比肩国际一线产品,也填补了国产高端车规级处理器领域空白,“‘龍鷹一号’在设计、工艺和性能等方面对标目前国际市场上最先进的产品,实现了国产技术突破,此外这个芯片还引入了一个强大且独立的功能安全岛,可以从芯片硬件层面就保证仪表盘的功能安全显示和与车身的功能安全通信,这是市场上一些现有的国外解决方案所不具有的。”



高精尖团队解“芯”慌


芯擎科技自 2018 年落户武汉至今,还不到四年时间。

汪凯回忆道,公司在成立之初,就立志要做 7nm 芯片,当时还被友商感慨:胆子真大!“因为在同行中,虽然一同入局的竞争者有许多,但大部分厂商选择的是16nm的工艺制程,甚至是28nm的工艺制程,还没有一家国产厂商采用7nm工艺制程,更别提是一家初创企业了。”

这意味着,芯擎科技选择了从门槛相对较高的领域做起,这也意味着要去突破“卡脖子”的关键端口。

汪凯坦言,无论是高算力挑战还是研发设计挑战,都对团队提出了更高要求,但随着全球汽车电子电器架构的演变,车规芯片“卡脖子”风险的日益凸显,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早日让中国车用上中国“芯”,也成了行业内有才之士的共同目标。

“芯擎科技70%以上员工都是硕士或者博士学历,研发人员中大多有飞思卡尔、AMD、高通等在国内外头部芯片企业的研发经历,在加入芯擎科技之前,许多研发人员就已经有10~15年的芯片行业研发经历,集体的智慧,让大家克服包括研发、设计、流片等在内的诸多困难。”汪凯说。

2021年6月,芯擎科技成功流片并在同年12月10日推出了首款国产车规级7nm智能座舱芯片“龍鷹一号”。从研发到流片成功,仅仅用了两年时间,创下了国内团队在7nm车规SoC首次流片即成功的纪录。



牢握科技命脉,持续加强核心技术创新能力


“龍鷹一号”的成功,也为芯擎科技吸引了近10亿元的超募融资。

“融资资金计划用于现有产品的批量供货以及车规级、高算力车载芯片下一阶段的研发和部署。”汪凯说,这是今年上半年以来汽车芯片设计领域在国内最大的单笔融资,或将成为芯擎科技的一根杠杆,撬动更多产业革新:我们相信,将来我们在其它的相关领域,比如说工业控制、边缘计算,以及机器人方面也能得到更多的应用。

图片

跨越初创公司的藩篱,芯擎科技正逐步成长为一家更趋成熟的科技企业。目前“龍鷹一号”在量产车型的测试和验证的各项工作已陆续完成,将于今年下半年量产;芯擎科技的产品线也加速覆盖智能汽车应用全场景,包括面向L2+至L5级别的自动驾驶系统,车载中央处理器等方面。

“坚定不移地在智能汽车领域创新发展,不断吸收和培养国际尖端人才,不断加强核心技术的创新能力,把科技的命脉掌握在自己手中。”汪凯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武汉时,强调要加强技术研发,提高国产化替代率,这也是他们未来的发展方向。

Baidu
sogou